入伏后,您喝“姜枣茶”了么?

作者: 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
发布于: 2024-07-23 16:45
阅读: 23
分类: 中医科普

    随着人们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,“冬病夏治”一词也出现的越来越频繁,“冬病夏治”这一思想出自《黄帝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论》,文中提到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”而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,是自然界中阳气最充足的一段时间。此时,人体气血相对流畅、汗毛孔开放,是驱散体内风、寒、湿、邪的最佳时间,在此时进行“冬病夏治”不仅效果显著,还具有极大的预防意义。

    说到“冬病夏治”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莫过于中药的穴位贴敷,这就是常说的“三伏贴”。三伏贴结合了针灸、经络与中药学,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,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、热性刺激,达到治病、防病的效果,是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。除了贴三伏贴,“冬病夏治”的方法还有很多,比如:艾灸、拔罐、刮痧、按摩等等。虽然方法很多,但是大多都需要专业人士协助才能完成,今天药师为您推荐一种简单的方法,仅仅泡一杯茶,也能很好的达到“冬病夏治”的效果。它就是——姜枣茶,入伏后的这杯茶您喝了么

    俗话说: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需医师开药方”。入伏后服用姜枣茶可以有效的疏散体内寒邪,姜枣茶的基本组成也十分简单,是由生姜、大枣、红糖三味药配伍而成。历史中有诸多医家对姜与大枣的药用功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,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的《金匮要略》中对姜与大枣的应用记录多达200余例。

    生姜性微温,味辛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有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的功效。临床用于风寒感冒,胃寒呕吐,寒痰咳嗽,鱼蟹中毒等症。

    大枣味甘,性温。归脾、胃、心经。有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的功效。临床用于脾虚食少,乏力便溏,妇人脏躁等症。

    红糖味甘,性温,有和中散寒、润肺生津、止嗽消痰、活血祛瘀的功效,可用治脾胃虚弱、感寒腹痛、呕哕、血痢、产后恶露不尽等症。《名医别录》中记载:红糖能润肺气、助五脏、生津、解毒、助脾气、缓肝气。在方中还能够起到调整口味的作用。

    姜枣茶在使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药味的加减。方中加入枸杞子可以起到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的功效。如果经常出现乏力并且易出汗的症状方中可加入生黄芪,可以起到补气升阳,固表止汗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等功效。如出现心悸失眠等症,可加入龙眼肉从而起到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的功效。

温馨提示:

    在使用姜枣茶时也有一些使用的禁忌,由于姜枣茶的主要功效是补气补血,散寒。因此阴虚火旺者不宜食用,糖尿病患者应适量使用红糖。俗话说“早上吃姜似参汤,晚上吃姜赛砒霜。”因此服用姜枣茶时应选择在上午服用,尽量避免午后或晚上服用,避免辛燥之性影响睡眠。

分享
  • toolbar